百濟神州(BeiGene)PD-1抑制劑百澤安®在中國獲批第10項適應症 – BeiGene LTD

百濟神州(BeiGene)PD-1抑制劑百澤安®在中國獲批第10項適應症

Feb 24, 2023 7:00 AM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PD-L1高表達的晚期或轉移性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

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2023224——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公司今日宣佈其PD-1抑制劑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聯合氟尿嘧啶類和鉑類藥物化療用於PD-L1高表達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轉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G/GEJ)的一線治療。

胃癌(GC)已成為中國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i],腺癌是其主要組織學亞型,占全球胃癌病例的90%[ii]。在中國新發胃癌患者中,70%以上在確診時已處於進展期或晚期[iii],化療既往作為一線標準治療效果有限,患者中位總生存期(OS)僅為一年[iv]。包括免疫療法在內的多種新治療方案正持續提升中國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預後[v]

百濟神州全球研發負責人汪來博士表示:晚期胃癌仍是中國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們很高興在RATIONALE 305研究中看到,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可以為表達PD-L1的胃癌患者帶來具有臨床意義的生存獲益。在此,我們由衷地感謝全球參加RATIONALE 305研究的受試者、研究者和專家們。我們期待這一免疫治療選擇能惠及更多中國患者。

 

本次獲批是基於RATIONALE 305試驗(NCT03777657)的期中分析數據。該試驗旨在評估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全球臨床試驗。該試驗共入組13個國家和地區的997例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的G/GEJ患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組,分別接受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或安慰劑聯合化療的治療;其中,546例為PD-L1高表達患者。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RATIONALE 305試驗全球主要研究者徐瑞華教授指出:接受傳統化療的晚期G/GEJ患者通常預後較差。因此,我們開展了RATIONALE 305全球3期試驗以期改善相關患者的治療結果。本次獲批後,我們的治療選擇又多了一個;我也期待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在不久的將來在中國成為新標準治療。

 

此前,RATIONALE 305試驗的期中分析結果已在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胃腸癌專題研討會上進行了口頭報告。在PD-L1高表達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轉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中,與安慰劑聯合化療治療相比,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在患者總生存期(OS)改善方面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和臨床意義,中位總生存期(OS)為17.2 vs 12.6個月;風險比(HR)為 0.7495% CI 0.590.94);P= 0.0056,具有可控的安全性特徵,未發現新安全性信號[vi]該試驗目前仍保持雙盲狀態,以評估意向治療患者人群(ITT)的總生存期獲益。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並正審評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既往接受化療後的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的新藥上市申請。此外,EMA也受理了並正在審評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既往接受化療後的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以及聯合化療治療既往未經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NSCLC的申請。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尚未獲批。

 

關於RATIONALE 305NCT03777657

RATIONALE 305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全球3期臨床試驗,旨在對比替雷利珠單抗聯合鉑類和氟尿嘧啶類藥物化療與安慰劑聯合鉑類和氟尿嘧啶類藥物化療作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轉移性的G/GEJ腺癌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該試驗主要終點為PD-L1高表達人群和意向治療患者人群(ITT)的總生存期,次要終點包括無進展生存期、客觀緩解率、緩解持續時間和安全性。

 

關於百澤安®  

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是一款人源化IgG4PD-1單克隆抗體,設計目的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巨噬細胞中的Fcγ受體結合,幫助人體免疫細胞識別並殺傷腫瘤細胞。臨床前數據表明,巨噬細胞中的Fcγ受體結合之後會啟動抗體依賴細胞介導殺傷T細胞,從而降低了PD-1抗體的抗腫瘤活性。

 

百濟神州已在3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超過20項替雷利珠單抗註冊相關的臨床試驗,其中包括173期臨床試驗和4項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患者開發和商業化創新、可負擔的抗腫瘤藥物,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藥物可及性。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我們致力於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9,000人的團隊,並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beigene.com.cnwww.beigene.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和其他聯邦證券法所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為腫瘤PD-L1表達的患者帶來的生存獲益、百濟神州致力於提高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的可及性的相關計畫、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成為PD-L1高表達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轉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新的標準治療的潛力以及為這些患者帶來的相關獲益、替雷利珠單抗未來在其他市場的臨床開發、藥政申請和獲批進程,以及在關於百濟神州的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的計畫、承諾、抱負和目標。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中的結果存在實質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商業化及實現並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生產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的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投資者連絡人

周密

+86 105895-8058

ir@beigene.com

 

媒體連絡人

于丹

+86 106844-5311

media@beigene.com

 



[i] Zheng, Rongshou,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1 (2022): 1-9.

[ii] Zheng X, Xie Y. Current statu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in China. Oncology Progress, Jan 2019:17(1).

[iii] Song, Zheyu, et al.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umor Biology 39.7 (2017): 1010428317714626.

[iv] Nakamura, Yoshiaki, et al. "Biomarker-targeted therapies for advanced-stage gastric and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s: an emerging paradigm."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18.8 (2021): 473-487.

[v] CDE,https://www.cde.org.cn/main/xxgk/postmarketpage?acceptidCODE=f1a61b9035381b8816fc888421252aae;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postmarketpage?acceptidCODE=457d62d01a141c8fca2e536b49f16296

[vi] Moehler, Markus H., et al. "Rationale 305: Phase 3 study of tisl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vs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1L) of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GC/GEJ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1, no. 4_suppl (February 01, 2023) 286-286  DOI: 10.1200/JCO.2023.41.4_suppl.286